时间:2025-04-15 17:51 作者:张德荣 浏览量:1944
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,记者从广西自然资源厅获悉,广西全区自然资源系统立足“两统一”职责,十年来累计完成补充耕地7.96万公顷,到2021年广西已连续2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,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红线底线。
广西八山一水一分田,面对“双平衡”的压力,广西积极探索,优化生态、农业和城镇三类空间总体格局,先后高质量编制实施了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,建立了覆盖全区、上下衔接统一的国土资源规划数据库,实现了“一张图”管理。
为摸清宜耕后备资源潜力,2021年,广西在全国率先开展并基本完成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调查,全面摸清了全区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的类型、面积和分布情况,为系统谋划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基础支撑。
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,党的十八大以来,广西自然资源系统先后2次开了展盘活存量土地三年行动,累计盘活存量土地20.30万公顷;累计创建19个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(市),创建率处于全国前列。2021年,全区共盘活存量土地2.29万公顷,超额完成了建设用地“增存挂钩”任务,柳州市工业项目“标准地”改革、贺州市“三个一批”盘活存量土地工作法等经验做法获自治区党委深改委推广。
此外,广西还开展了耕地占补平衡三年攻坚行动,2021年实现新增耕地入库1.24万公顷,“旱改水”承诺兑现率达到100%,实现了“旧账清零”。同时,强化全区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和交易,落实997宗建设项目用地耕地占补,指标调剂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;将补充耕地指标购买费用计列项目投资成本,广西长期存在的耕地占补瓶颈得到有效解决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广西全面推行田长制,实行村级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;通过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创的无人机应急测绘联动服务平台,实现1小时无人机到场、2小时数据回传优于0.2米的无人机影像,确保准确监测耕地变化图斑;通过采取“自治区+地方”上下联动的核查举证模式,主动发现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问题,切实巩固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、违建别墅、“大棚房”“高尔夫球场”等专项整治成果。(总台记者 傅琦恩 通讯员 苏正国 黄尚宁)
拍卖形式的改进避免“赢家诅咒” 米尔格罗姆和威尔逊不仅致力于基本拍卖理论 相对于北京、上海等很多老工业化城市,深圳就如同一张白纸一样,没有历史包袱,也没有那么多的限制,深圳吸引了一大批敢于闯荡、不甘于满足现状而立志改变命运的人,尤其是一大批的年轻人才,使得深圳成为了一个有活力的创业城市竞技宝投注开奖预测bf06.cc网站☜蛇口工业区刚开发时仅2.14平方公里,后来扩大到约10平方公里的空间,可支配和使用的土地不足,企业无法扩大规模,只能外迁 从当时的深圳政府角度看,正是中央充分的放权,当时的深圳市领导有着敢于担当、敢于冒险的闯劲,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